威廉希尔擦亮荆楚文化标识 讲好中华文明故事 湖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取得新突破

  行业动态     |      2023-01-02 17:10

  威廉希尔官方网站“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习给予荆楚文化高度的评价。

  十二月二十九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结果,威廉希尔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遗址、潜江市龙湾遗址被评定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十堰市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随州市擂鼓墩古墓群、武汉市明楚王墓获批立项。至此,我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数及立项、评定数均位居全国第三,南方省份第一。

  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我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屈家岭遗址是长江中游最早发现、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距今约5300至4500年。遗址是屈家岭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1954年被发现以来,出土大量史前稻作遗存、蛋壳彩陶和磨光黑陶,表明长江中游是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被连续纳入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

  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于2017年获批立项,规划面积402公顷。屈家岭遗址所在地党委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目前完成投资3亿多元,出台《荆门市屈家岭遗址保护条例》,举办“屈家岭文化IP全球征集大赛”,不断提升屈家岭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力。

  现已建成博物馆区(含考古工作站)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绿化面积7.1万平方米;完成遗址核心区环境整治133万平方米、威廉希尔5公里古河道水系恢复、石龙干渠改道等工程,建成20公里公园道路。

  屈家岭遗址于2018年挂牌“海峡两岸考古教学交流基地”,2021年入选“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同年被省政府公布为首批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农耕文明发祥地正焕发勃勃生机,拥抱现代生活。

  1989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文物工作者在学堂梁子调查时采集到“郧县人”1号头骨化石

  2022年12月3日,“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被顺利提取,进入修复和研究环节

  学堂梁子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我省十堰市郧阳区。学堂梁子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大型遗址,1989年、1990年发现两具古人类头骨化石。相关测年显示,两具头骨化石距今100万年左右。该发现填补了亚洲古人类演化史的缺环。2001年,学堂梁子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2年,学堂梁子遗址考古工作再次取得重大成果——新发现“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系迄今所见欧亚内陆同时代最完整直立人头骨化石,为实证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演化史,讲好东方人类故乡先民演化和发展的故事,提供了关键节点的重要依据与信息。

  学堂梁子考古遗址公园规划面积190公顷,将按照“一轴一带双核四区五点”对遗址价值进行阐释展示,建成集遗址保护、寻根溯源、田园休闲为一体的古人类生存演化研究的遗址文化公园。

  擂鼓墩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我省随州市曾都区。擂鼓墩古墓群是战国时期曾侯陵墓区。1978年,曾侯乙墓发掘出土文物1.5万余件,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曾侯乙编钟更被誉为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巅峰之作。这些珍贵文物常年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出并多次参与对外文化交流展览,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金色名片。擂鼓墩古墓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连续纳入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

  擂鼓墩考古遗址公园规划面积1200公顷,包括遗址展示区、考古预留区、管理服务区和景观环境区四大功能区,以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的曾国历史文化和礼乐文明为主题,将全面展示曾国历史沿革、曾国文化面貌与社会生活、曾国国君墓地的礼制规则和葬制葬俗、两周礼乐制度、艺术技艺、古文字发展与演变和青铜冶铸技术等。

  随州市成立了由市政府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大力推进遗址公园范围内相关单位搬迁工作和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周边文化产业项目,打造综合性的文创产业聚集区。

  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我省潜江市。龙湾遗址由已探明的22座宫殿夯土台基组成,还包括多座层台建筑,是迄今发现东周时期建造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延续时间最长、建筑形式最独特、保存最完好的楚国宫殿建筑基址。其中,章华台修建于公元前6世纪楚国鼎盛时期,代表了当时最高建筑水平,被誉为“天下第一台”。威廉希尔龙湾遗址2001年获评“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被连续纳入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

  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于2013年12月获批立项,规划总面积586公顷,以“天下第一台——章华台”为主题,集遗址保护研究、展示教育、研学拓展、文化创意、休闲游憩于一体,全方位展示楚文化及荆楚历史风貌。现已建成章华台基址展示馆、龙湾遗址博物馆,完成旅游专用通道、环境整治等配套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健全。

  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自建成开放以来,平均年接待量30万人次,每年接待来自国家、省市的重要嘉宾近百批次。2018年挂牌“海峡两岸考古教学交流基地”,2021年被省政府公布为首批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这处昔日楚王离宫,今已融入寻常百姓生活。

  位于武汉龙泉山麓的明楚王墓,为明代楚系藩王家族墓地,聚集了八代九王陵寝,总面积约760万平方米,是现存明代亲王墓中时间跨度最长、格局最清晰、占地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墓群。“北有十三陵,南有九王寝”,一部楚藩史基本与明朝相始终。2001年,明楚王墓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楚王墓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总面积1160公顷,规划形成“一环一带九园十二景”的展示结构,突出明代武汉区域文化特色,展现自然生态之美,让文物保护成果为人民共享。

  2018年6月,东湖高新区管委会成立明楚王墓考古遗址公园申报创建领导小组,先后实施了8项文物保护工程、2项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及系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为遗址“把脉开方”,对景区提档升级。邀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何祚欢,用评书讲述楚王与武昌城的历史;另陆续推出15集“老王说藩王”口述历史短视频,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阐释、传播遗址文化价值。

  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结果公布后,我省挂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增至4处,立项增至7处。湖北大遗址保护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全国第一方阵重要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这些亮眼的成绩,是我省持续推进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结出的硕果。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遗址保护利用,省政府实施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印发实施方案,成立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担任组长,分管副省长担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高位推进全省大遗址保护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规划纲要》经省政府批准印发,20余处大遗址专项保护规划相继公布,为全省大遗址保护、管理、利用擘画蓝图;《随州市曾随文化遗址保护条例》《屈家岭遗址保护条例》等大遗址专项法规相继出台,为大遗址保护管理奠定法治基础;实施屈家岭遗址、擂鼓墩曾侯乙墓等大遗址本体保护展示、环境整治、安全防护等项目50余项,消除了一批大遗址安全隐患,恢复了历史风貌。

  我省坚持“文物保护,考古先行”的科学理念,在大遗址保护中增强考古工作的主动性,从传统考古向加强高新技术运用和多学科联合转变,从单一学术研究向为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科学支撑转变,充分发挥考古在大遗址保护、展示、利用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2018年以来,全省组织开展盘龙城遗址、屈家岭遗址等40余项大遗址主动性考古发掘,多个考古项目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实证了荆楚文明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我省牵头实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重大项目,召开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10余场,举办考古成果展20余项,多次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按照“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思路,我省围绕大遗址保护水平提升、展示利用体系建立、旅游产业发展,持续优化文旅发展软硬件环境,通过实施大遗址环境整治、展示体系建设、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大遗址教育、科研、旅游功能。

  龙湾考古遗址公园自2014年开放以来,平均年接待量30万人次。包括港澳台青少年在内的一批批大中小学生,在屈家岭触摸长江中游农耕文明。荆州熊家冢、武汉盘龙城2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开放,铜绿山等7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立项,宜昌关陵等12处被省政府公布为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龙湾考古遗址公园、炎帝神农故里、东坡赤壁等建成3A级以上景区,初步形成“人类起源”“文明起源”“楚文化”“红色文化”等主题的荆楚遗址公园体系,大遗址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荆楚大遗址是我省悠久历史文化的实物见证,凝结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和光辉灿烂成就。下一步将深入贯彻习关于文物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和省十二次党代会工作部署,持续推进大遗址保护利用,不断擦亮荆楚文化标识,建好、管好、用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贡献荆楚力量。